干姜,为姜科植物姜的干燥根茎。多年生草本,高40~100cm,栽培时很少开花。我国大部分地区有栽培。主产四川、贵州。 采制 冬季采挖,除去茎叶及须根,洗净晒干或低温干燥。
味辛,性热。归脾、胃、心、肺经。温中散寒,回阳通脉,燥湿消痰,温肺化饮。于脘腹冷痛,呕吐腹泻;肺寒久咳气喘,痰多清稀。
干姜含挥发油2%~3%,为淡黄色或黄绿色的油状液体;干姜含多量姜辣烯酮,少量姜辣醇,微量姜酮;生姜含多量姜辣醇,少量姜辣烯酮,无姜酮。
根茎扁平块状,指状分枝,长3~7cm,厚1~2cm。表面灰黄色或淡灰棕色,粗糙,具纵皱纹及环节。分枝处常有鳞叶残存,分枝顶端 有茎痕或芽。质坚实,断面黄白色或灰白色,粉性和颗粒性,内皮层环纹明显,维管束及黄色油室散在。气香特异,味辛辣。
置阴凉干燥处,防蛀。
1.用于脘腹冷痛,寒呕,冷泻。本品辛热燥烈,主入脾胃而长于温中散寒、健运脾阳。 治胃寒呕吐,脘腹冷痛,每配高良姜用,如二姜丸。治脾胃虚寒,脘腹冷痛,呕吐泄泻,多与党参、白术等同用,如理中丸。
2.用于亡阳证。本品性味辛热,能回阳通脉。故可用治心肾阳虚,阴寒内盛所致之亡阳厥逆,脉微欲绝者,每与附子相须为用,如四逆汤。
3.用于寒饮咳喘,形寒背冷,痰多清稀之证。本品辛热,善能温肺化饮,常与细辛、五味子、麻黄等同用,如小青龙汤。
材料:
姜丝,虾
做法:
1.将姜丝入油锅中爆到皱,香,干。
2.倒一碗凉水在锅中,见滚。
3.倒入洗净的虾。稍滚虾壳见红即可。
这道菜的把握就在于姜丝爆得够干,够香,虾不能煮太久,要保持鲜味,一定不能煮久。白灼海虾就是要水滚,稍煮,就好。蘸料是醋,酱油,芥末。。。。即使不蘸,吃原味更是一个‘好’字能了得???
材料:
材料鸭胸、各式蔬菜、混合香料、洋葱末、干姜水、黄汁、红酒、黄油、盐、胡椒
做法:
(1)鸭胸用盐、胡椒、红酒、干姜水、混合香料腌渍入味。
(2)鸭胸用黄油煎上色后,再放入烤箱内烤熟。
(3)各式蔬菜改刀成形,焯水后用黄油加洋葱末炒香,并加盐、胡椒调味。
(4)另取锅用黄油将洋葱末煸香,加入黄汁、干姜水、红酒、盐、胡椒,浓缩起稠。
(5)将烤熟的鸭胸装盆,配以各式蔬菜,淋入(4)即可。
特别关照
鸭胸装盆时,可斜批成片,排放于盆内,增加美感。
材料:
干姜9克,茵陈30克,红糖适量。
做法:
干姜9克,茵陈30克,加水1000毫升,煎至400毫升,加适量红糖。200毫升一日二次服。
材料:
绿茶、干姜丝各3克。
做法:
放瓷杯中,以沸水冲泡,盖严浸10分钟,代茶频频饮用,每天1剂,连服2~3天。
材料:
玉米芯750克,黄梅6克,干姜6克。
做法:
玉米芯750克、黄梅6克、干姜6克,烘干共研细末,每次服3克,每天3次,温开水送服。
材料:
黄芪15克,炮干姜6克,党参、仙鹤草各9克,红糖适量。
做法:
水煎服,每天l剂,连服数剂。
材料:
茵陈15克,干姜6克,红糖适量。
做法:
茵陈15克,干姜6克,红糖适量,水煎服。
材料:
茶叶60克,干姜30克。
做法:
将上药研和,每服3克。一日3~4次,开水冲泡,代茶徐饮。
材料:
茵陈15克,干姜6克,红糖适量。
做法:
光将茵陈、干姜煎汤,去渣,溶入红糖待用。代茶饮。
材料:
干姜30克,淡豆豉I5克,饴糖250克。
做法:
先将干姜与淡豆藏加适量清水煎煮30分钟,加入饴糖调匀,继续煎至成丝状而不粘手时停火,趁热搅拌,使糖成乳白色后倒入涂有食油的瓷盘中,稍冷切成100块左右即可。